一、背景缘起
2022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指出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整体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育教育质量。这充分体现了建设教育强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性工程。
雁江地处成渝中部,属于川中丘陵经济欠发达地区,是全国人口净流出最多的区,教师培训经费缺乏,幼儿教师培训举步维艰。全区有幼儿教师2376人,其中,公办在编幼儿教师仅有328人,占比13.8%,公办园教师发展动力不足,民办园教学观念落后,办园水平整体质量不高。提升全区幼儿教师素质是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为此,2022年,区教研室会同区教体局人事股、教育股、教师培训中心等股室,成立了学前教育发展中心,学前教育教研员代燕被省教厅授牌为四川省刘朝霞工作室代燕工作站负责人,依托名师工作室发展平台,形成了市区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初步形成了辐射区域整体提升的蝶变效应。
二、基本思路
高品质的名师工作室如何引领区域幼教队伍高质量发展,这是代燕久久思考的一个问题。名师工作室由一名领衔人、N名成员、学员组成,构建具有代表性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工作室领衔人是引领者,成员和学员逐领衔人而进,是拥有共同教育理想且希望抱团成长、相互滋养的同盟军。本着这样的信念,确定了发展思路:“让代燕工作站成为培育名师和自我提升的双重载体,在不同区域产生一定影响力,形成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区域整体辐射效应”。代燕工作站在发展过程中,运用“三度十策”①逐步构筑起雁江幼教队伍专业化成长的“共生体”,促进县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具体措施
(一)着力顶层设计,定制团队发展的高度
以“文”化人、以“文”聚人是工作站顶层设计的文化价值追求。工作站建立时,团队反复斟酌酝酿,确定了“生命·生活·生长”的文化理念,即“不负韶华之生命,展现多彩之生活,携手向阳之生长”(见图1);明确了“六大目标”,即“沉心幼教、潜心教学、躬耕乐道、专业引航、润扬生命、悦享人生”(见图2)。
高瞻远瞩着力于顶层设计,量身定制为团队定位高度,促进了工作站的高质量发展,增强了团队成员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每位成员对目标充满信心与期待。文化的建设展现于站点图标,隐形浸润在日常管理过程,融化在具体教学改革行为里,引领着各园所以幼儿为本,悦享人生。
(二)创新管理机制,增加团队凝聚的温度
1.深入诊断,精准施策
指导学员结合教育教学、专业发展等本园实际及个人发展水平,进行发展定位的分析、思考、讨论、互动。工作站负责人定期深入诊断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其发展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学员培养方案。
2.阵地建设,心灵之家
为学员提供舒适、优美、温馨的工作环境,增加工作的动力,舒缓压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工作站将学员单位乐萌时代幼儿园“教师之家”设为站点“学员之家”,挂牌启用。各学员园所为研训基地,以点带面,共同发展。
3.建章立制,健全体系
制度是文化建设的“软实力”、行为规范的“硬指标”。工作站通过“以上至下”“以下至上”的引领、征集、起草、修订等多维方式,制定了10余项管理办法、考核细则,让制度成为准则,成为保障。
4.创新机制,层级管理
工作站负责人和各级成员、学员在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实行双向选择搭建团队。以一学期为单位建立学员动态调整机制,让大家保持志同道合的初心,使工作站始终充满活力。工作站实行目标量化管理、量化考核机制,推行日常工作积分奖励机制,学员轮流负责管理考核,分层管理,权利下放,提高了学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突出相融共生,提升团队建设的效度
1.“工作菜单”与“任务驱动”相融,生动园本教研
工作站将规划逐年分解,以学期推进任务,一方面积极参与上级名师工作室组织的各类活动,一方面有序完成本工作站自己的目标计划。通过“工作菜单”形式,让预设的计划成为大家主动积极参与的行动,所有计划借助于民主管理、分层管理,落实到工作中,并不断反思与调整。通过“共读一本书,共研一主题,共享一成果,共思一问题”的研训内容,开展常态化“集中式”“入园式”“小组式”等任务驱动式研训活动,每学期10次以上,每月开展一次主题读书活动。在“研读—研讨—研学”的模式中,形成“问题—反思—实践—交流—提升”的学习机制。负责人每期完成入室跟岗、入幼儿园研修学习两周以上,常态化参加学员所在幼儿园的教学教研、课题研究活动。(见图3)
2.“榜样引领”与“入园研修”相融,扎实区域教研
一是辐射引领,点亮教育思想。工作站发挥名师团队作用,扩大辐射指导面,各学员单位实施开放办学理念,以“双方签订协议——多种形式帮扶——每期效果检测”的结对帮扶路径(见图4),形成“一园有领办”“每园有结对”的示范辐射格局,每学期帮扶10次以上。通过榜样引领促进全区各层级园所在教育思想、文化构建、制度建设、保教改革、课题研究等多领域共同成长。
二是携手并进,激扬送培创生力。工作站的实时点拨是园所发展的“催化剂”,同行的引领帮扶是园所发展的“助推器”。工作站结合区教体局每年开展的区级各学科“送教下乡”国培项目,在传统送教路径的基础上,融入新理念,进一步构建了“专家专业引领研修,献课教师自我反思,学员教师同伴互助”送培新模式(见图5),通过“专家讲座,理念传导——名师送教,实践指导——小组研讨,反思成长——综合点评,高效提升”四个环节(见图6),将有益的经验外显化,将感性的体验理性化。每年均开展2-3次区级送教下乡专题研讨,近百名教师参加。
三是多方联动,共启教研生长力。代燕工作站组织了全区“聚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学习组,共计120人参与,每期开展3次以上区域联动教研,结合“入园研修”综合活动。每次聚焦一个小主题,点上突破,面上展开。注重多维度的开展形式,组织了“成长诊断式”“理论研读式”“小组研讨式”“课例展示评析式”等多种形式的研修活动。
3.“以赛促教”与“潜能开发”相融,探究深度教研
工作站在开展问题驱动式研修的基础上,搭建园所和教师展示平台,深挖教师潜能,开展综合性竞赛研修。积极承办、举办市、区级青年教师素养大赛、公开课比赛;幼儿园案例、教育故事大赛、保育教育基本功大赛等技能大练兵,每期2-3次区级比赛,每年参与3次以上市级决赛。助推学员及学员所在单位在公开展示、竞赛中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在重要比赛及市级决赛前,工作站一级学员组成备赛工作组,针对各参赛选手的优劣及特长,召开专题培训会。会后通过模拟测试,为选手们提供“练兵场”,让选手们对各类比赛活动有了新的理解与体验。多措并举,深入挖掘她们的各项潜能,为正式比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成效与影响
代燕工作站运用“三度十策”,建立起了涵盖全区的幼儿教师培养网络,丰富的竞赛、活动和教师研修模式,让每个学员都收获了成长与喜悦。近两年,幼儿教师共获省市区各级“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等荣誉65项;30余人担任省市区研训专家,上示范课。参加市级赛课、才艺展示等雁江区选手均名列前茅,综合全能奖前十名,获奖占比为60%-70%。雁江区7项省市级科研课题成果在成都都市圈学前教育联盟各项活动中推广交流,带动教师900余人。
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改变了雁江区幼儿教师队伍格局,助推了幼儿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幼教队伍从此迈进了抱团成长高质量的新征程。
注释:①“三度十策”:是指聚焦“高度、温度、效度”,开展“深入诊断、阵地建设、建章立制、层级管理、工作菜单、任务驱动、榜样引领、入园研修、以赛促教、潜能开发”十项工作策略。
编辑:融媒体中心
乐山市 1年前 5469
攀枝花市 1年前 5367
眉山市彭山区 1年前 5572
广安市邻水县 1年前 6495
自贡市荣县 1年前 7705
宜宾市翠屏区 1年前 4129
自贡市自流井区 1年前 5311
成都市蒲江县 1年前 5446
资阳市雁江区 1年前 7943
乐山市峨眉山市 1年前 6535